提起张履谦,相信大部分人都十分陌生,因为他的名字很少出现在新闻报纸上,但这位老人和邓稼先、钱学森等人一样,都为我国的军事科研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,研究涉及的领域涉及雷达卫星、航天科技、以及探月工程等等,他的一生堪称是教科书级别的雷达教程,曾用几个铁盒子就抵抗了美军的电子干扰,大大提升了我国空军部队的战斗能力。
张履谦1926年出生在湖南长沙的一个普通家庭,父亲是村子里面难得的大夫,在学术上颇有造诣,这才给他取名叫做履谦,希望他凡事都履行,时时皆谦逊。
在父亲的教导下,张履谦品学兼优,即使在战乱年代,也没有影响他对知识的追求,很快考入了清华大学的电机工程系,而且他和后来的国家总理朱镕基同窗好友,两人在大学时还是同一个宿舍。
在朱镕基的影响下,张履谦很快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等到大学毕业之后,分配到了军委通信部工作。当时的部长王诤对这位大学生非常重视,一点都不认为他资质尚浅,难当大任,于是派遣他去研究那时中国较为薄弱的军事雷达领域。
这对于张履谦其实是个完全陌生的领域,因为他大学期间从未学习过雷达课程,但物理工程总是相同的,而且他最喜欢的就是攻克难题,所以对部长交给他的任务,他不仅不会难受,反而十分兴奋。
在抗美援朝时期,张履谦在战场后方的军事通信部里面专心研究电子防干扰任务,美军的电子干扰对我国空军作战造成了巨大的影响,希望张履谦能够尽快找到方法解决。
雷达干扰的方式分为两种,第一种无源手段十分简单,只要用飞机丢下金属箔条就可以了,但是这种方式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,一旦停下,干扰就不起效果了,所以这种方式美军使用的比较少,美军主要使用的还是有源干扰。这种干扰方式就需要一种特殊的设备了,和雷达的工作原理非常相似,通过发射相同的频率达到干扰的效果。
通过研究,张履谦有了一个重大发现,那就是在雷达频率发生变动的时候,雷达干扰器的干扰效果就会消失,然后过一段时间才会继续出现。其实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美军干扰器早期都是人工调节的,一旦频率发生改变,只有人力调节之后才能再次发挥作用。
明白这一点之后,张履谦立刻想出来应对办法,那就是快速改变雷达的信号频率,增加雷达的使用频段,让美方的干扰雷达器无法及时更换频率,这样雷达防感染就可以轻易完成,当然,这项工作同样需要人工完成。所以早期的雷达干扰对抗,也考验着操作人员的手速和应急能力。
虽然当时条件简陋,没有专门的科研机器,但这根本难不倒张履谦,他选择了一个大家根本想不到的东西作为主导体——几个空的铁盒子。把它们修剪成可以利用的形状,然后通过固定和连接使它们可以迅速转动,作战时只要去改变它们的位置,就能做出雷达频率的快速调节。就这样,张履谦仅凭一些破罐头盒与麻绳就让美军的电子干扰彻底失灵。
后来的日子里,张履谦继续深入雷达方面的研究,为我军空对地导弹与空中雷达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美军当时最顶尖的U-2飞机,全球只被击落了七架,其中五架就是出自我国之手,而击落U2离不开张履谦的功劳,离不开他发明的雷达技术。